八部
8畫
6畫
上下結(jié)構(gòu)
dian
diǎn
火
會(huì)意字
MAWU
TBC
LDEO
55801
0368
2168
5178
[25122134] 豎、橫折、橫、豎、豎、橫、撇、點(diǎn)
? 敟

典字拼音是diǎn 部首是八, 五行屬火, 總筆畫是8畫, 典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典字概述
〔典〕字拼音是diǎn 部首是八, 總筆畫是8畫。
〔典〕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五行屬火。
〔典〕字倉頡碼是TBC 五筆是MAWU 四角號(hào)碼是55801 鄭碼是LDEO 中文電碼是0368 區(qū)位碼是2168。
〔典〕字的UNICODE是5178。 十進(jìn)制為20856,UTF-32:00005178,UTF-8:E5 85 B8。
〔典〕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典〕字在《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典〕字的異體字是 ? 敟
典的筆順
典的意思
典
diǎnㄉㄧㄢˇ
基本解釋
①可以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書籍。~籍。字~。詞~。經(jīng)~。引經(jīng)據(jù)~。
②標(biāo)準(zhǔn),法則。~章?!??!剩?? 典制和掌故; ? 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Y?!?。
③指典禮。盛~。大~。
④主持,主管。~試(主持科舉考試之事)?!z。
⑤活買活賣,到期可以贖。~賣。~押?!?。
⑥姓。
詳細(xì)解釋
名詞
1.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廾”。本義:重要的文獻(xiàn)、典籍。
2.同本義work of standard scholarship; classics。
典,五帝之書也…莊都說,典,大冊也。 —— 《說文》。按,謂從冊,從大,古文從古文冊。典,經(jīng)也。 —— 《爾雅·釋言》不可為典要。 —— 《易·系辭》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左傳·昭公十二年》司晉之典籍。 —— 《左傳·昭公十五年》不遠(yuǎn)而復(fù),先典攸高(重貴)。 —— 丘遲《與陳伯之書》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 《后漢書·張衡傳》
藥典;字典;釋典(佛經(jīng));法典;佛典;引經(jīng)據(jù)典;典志(記載政典的文籍);典墳(《三墳》和《五典》的省稱。都是上古的典籍)
3.常道,準(zhǔn)則 norm。
典型(常刑;常規(guī));常典(常法);典要(不變的標(biāo)準(zhǔn));典式(典范,法式)
4.法律;法規(guī)canon; law。
掌建邦之三典,輕典、中典、重典也。 —— 《周禮·大司寇》
典例(可依為準(zhǔn)則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規(guī));典誥(古代文體名。典指常法;誥指詔令)
5.典禮,儀節(jié) ceremony。
盛典;開國大典;慶典(慶祝典禮);典重涂山(比喻典禮重要,規(guī)模宏大。相傳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會(huì)見諸侯的地方)
6.典故。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literary quotation。
語出何典;典實(shí)(典故,史實(shí));典證(出典和依據(jù))
7.典章,法令制度。又稱“典度” decrees and regulations。
典則(典章法則);典冊(記載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冊籍);典律(典章律令)
動(dòng)詞
1.主持;主管be in charge of。
命汝典樂。 —— 《書·堯典》或時(shí)下愚而千金,頑魯而典城。 —— 《論衡·命祿》專典機(jī)密。 —— 《三國志·吳儀傳》
典御(掌管統(tǒng)治);典詮(主持選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歷(掌管;經(jīng)歷)
2.抵押,舊時(shí)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mortgage。
朝回日日典春衣。 —— 杜甫《曲江二首》民間質(zhì)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 —— 《金史·百官志》
典東西;典地,典田(典當(dāng)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錢(賣身錢)
形容詞
◎莊重高雅。指文章、言辭有典據(jù),高雅而不淺俗 refined; terse。如:典暢(典雅通暢);典則俊雅(典雅莊重);典辭(典雅的文辭);典藻(典麗華藻)
典
diǎnㄉㄧㄢˇ
詳細(xì)解釋
名
1.五帝時(shí)的書,指重要的文獻(xiàn)、簡冊。
《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2.國家的常法。
《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span>
3.可作為依據(jù)或模范的書。
字典、引經(jīng)據(jù)典。
4.可遵守的法度、準(zhǔn)則。
《文選?劉琨?勸進(jìn)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span>
5.典禮、儀式。
慶典、大典、盛典。
6.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
用典、數(shù)典忘祖。
7.姓。如三國時(shí)魏國有典韋。
動(dòng)
1.掌管、治理。
《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jī)密。”
典試、典獄。
2.以物品質(zhì)押貸款。
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span>
典當(dāng)。
形
◎文雅、雅致。
南朝梁?蕭統(tǒng)〈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艷。”
典雅。
典
diǎnㄉㄧㄢˇ
詳細(xì)解釋
1.法度;可作為規(guī)定或標(biāo)準(zhǔn)。
典章、典范。
2.可作為依據(jù)或模范的書籍。
經(jīng)典、引經(jīng)據(jù)典。
3.隆重的典禮或儀式。
慶典、國慶大典。
4.前代的制度、文物或掌故。
用典、典故。
5.掌管;治理;主持。
典獄、典試。
6.以物品、土地或房屋等質(zhì)押貸款,到期可以贖回物品。
典當(dāng)、典押。
7.姓。
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子集下 部首: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8頁,第2字
標(biāo)點(diǎn)整理本: 第55頁,第2字
古文: ??
音《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多殄切,顚上聲。
《說文》:典,五帝之書也。從??在丌上,尊閣之也。
《爾雅?釋言》:典,經(jīng)也。
《廣韻》:法也。
《書?舜典》:愼??五典?!苍]〕五典,五常也。
《周禮?天官?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辞锕?大司??〉:掌建邦之三典。〔疏〕常經(jīng)卽是法式。
例又,〈周語〉:召公曰:瞽獻(xiàn)典?!苍]〕典,樂典也。
例又,典守,猶主也。
《周禮?春官》:典同。〔又〕典瑞。
《戰(zhàn)國策》:我典主東地?!苍]〕典猶職典也。
例又,姓?!次褐尽涤械漤f注。
音又,《集韻》、《韻會(huì)》、《正韻》??徒典切,音殄。
《正韻》:堅(jiān)潤貌。
《周禮?冬官?考工記》:是故輈欲頎典?!苍]〕頎讀爲(wèi)懇;典,堅(jiān)韌貌。
《韻會(huì)》:一曰車轅束。
注解
〔典〕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八部。
〔典〕字拼音是diǎn,上下結(jié)構(gòu),可拆字為冊、廾、;、??、??、;、??、八,五行屬火。
〔典〕字造字法是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廾”。本義是重要的文獻(xiàn)、典籍。
〔典〕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diǎn] ⑴ 可以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書籍⑵ 標(biāo)準(zhǔn),法則⑶ 指典禮⑷ 主持,主管⑸ 活買活賣,到期可以贖⑹ 姓。
典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
卷別卷五上反切多殄切頁碼第147頁,第10字續(xù)丁孫
??
異體典
五帝之書也。從??在丌上,尊閣之也。莊都說,典,大冊也。
??
古文典從竹。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從『又』或『廾』持冊,置於『二』上(『二』可能是置物的東西,或表示下有薦),表示是重要的冊書。金文『二』或訛變?yōu)椤贺ⅰ?,或上部繁化從『竹』?!?/span>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
卷別卷九反切顛腆反頁碼第376頁,第6行,第1字述
五帝之書也。從冊在丌上,尊閣之也。莊都說:「典,大冊也。」
鍇注臣鍇按:五帝,經(jīng)傳之說不同,諸儒多引易繫所云,作者然。《易》通論古者聖人之制作,未必盡舉五帝。據(jù)《孔子家語》:黃帝、顓頊、堯、舜、禹爲(wèi)五帝;《尚書?序》: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爲(wèi)五帝;《史記》與《家語》同;《國語》次序黃帝以下凡五: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也。典言「常道」也,言百世常行之道也?!渡袝匪^大訓(xùn)在東序,司馬遷所謂金匱石室之書。
反切………頁碼第377頁,第3行,第1字述
古文典從竹。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別卷五上反切多殄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797頁,第1字許惟賢第355頁,第1字
五帝之書也。
段注三墳五典見《左傳》。
從??在丌上。尊閣之也。
段注閣猶架也。以丌庪閣之也。多殄切。古音在十三部。
莊都說。典,大??也。
段注此字形之別說也。莊都者,博訪通人之一也。謂典字上從??,下從大。以大??會(huì)意。與??在六上說異。不別爲(wèi)篆者。許意下本不從大。故存其說而巳。
古文典。從竹。
段注古文??作??。此從古文??也。漢碑多有從竹,從艸者。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
錢一此典籍字。典守係敟字之借。
白話解釋
典,三皇五帝賴以成功治國的書籍。字形采用“冊、丌”作邊旁,表示“冊”在“丌”架上,尊敬地?cái)R置重要冊子。莊都說,典, 就是大冊。
字形解說
甲骨文從廾、從冊,表示雙手捧著書冊,有時(shí)多加「=」為裝飾符號(hào)。金文改成從冊、從丌,表示放在桌幾上的重要典籍。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huì)意。
典字的相關(guān)索引
# | 書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92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91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0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94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2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59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6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66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66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biāo)整 | 第117頁,第10字 |
11 | 標(biāo)注說文 | 第192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2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985頁【補(bǔ)遺】第16731頁【後編】第18190頁 |
14 | 通訓(xùn)定聲 | 第3244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99頁【崇文】第15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88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377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99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715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472頁,第4字 |
典字的翻譯
- law, canon; documentation; classic, scripture
- Standardwerk, Kanon
- mettre en gage, gage, hypothèque, canon, code, allusion, citation, cérémonie
典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無名組
商 甲骨文 黃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戰(zhàn)國 金文 戰(zhàn)國晚期
楚〔戰(zhàn)國〕 簡 包山
楚〔戰(zhàn)國〕 簡 望山
楚〔戰(zhàn)國〕 簡 天星觀
秦 簡 睡虎地
秦 簡 龍崗
秦 簡 里耶
漢 簡 張家山
漢 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
唐 石經(jīng) 開成石經(jīng)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典字組詞
典開頭的詞語
典型 典禮 典范 典雅 典籍 典故 典當(dāng) 典型性 典章 典型化 典賣 典冊 典押 典案 典奧 典寶 典賁 典變 典邊 典兵 典博 典簿 典裁 更多…
典結(jié)尾的詞語
經(jīng)典 古典 慶典 詞典 字典 大典 法典 盛典 恩典 引經(jīng)據(jù)典 藥典 寶典 佛典 出典 用典 操典 活字典 圖典 案典 百典 邦典 貝典 備而不典 更多…
典在中間的詞語
數(shù)典忘祖 貝典家品 變賣典質(zhì) 出何典記 詞典控 辭典學(xué) 詞華典贍 詞華典瞻 大道典嘉 德國古典哲學(xué) 焚典坑儒 佛教典籍 高貴典雅 高文典冊 高文典策 古典概型 古典經(jīng)濟(jì)學(xué) 古典式摔跤 古典天籟 古典文學(xué) 古典舞蹈 古典音樂 古典主義 更多…
含典字的成語
五典三墳有典有則言不諳典高文雅典出何經(jīng)典援經(jīng)據(jù)典焚典坑儒典冊高文典則俊雅典型人物典謨訓(xùn)誥典妻鬻子朝章國典詞華典瞻雍容典雅率由舊典女界典型詞華典贍三墳五典出何典記枕典席文隆恩曠典典身賣命 更多…